7月31日晚上七点在腾讯会议上,由香港中国海峡研究院和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海峡青年观点论坛”“登陆”求学筑梦记:听听学长学姊这样说活动,在线讲座吸引上百位对赴大陆求学感兴趣的台湾青年参加。此次主讲人是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秘书长羅鼎钧,与谈人是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杨雁斐。
一、主讲人罗鼎钧曾在两岸的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淡江大学和文化大学四所高校求学的经历,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如何找寻简章。主要讲述介绍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一定要知道《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站》这个网站,因为这包含大学学测免试入学、港澳台研究生考试和港澳台侨联招报名等方式,这都是官方唯一报名的渠道。最为重要的是该网站也将大陆招收台湾学生的336所高校招生简章都附上,让想要赴大陆求学的台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全部高校信息。同时讲者也特别提到找到简章后,若仍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打电话去各校招生办或院系办公室询问。
第二部分,选校一定要知道的关键词汇。由于自2019年起大陆开放336所大学招生台湾学生,这些学校都是排名靠前的,在与一般大陆高中生依照各地高考成绩可以选填志愿分为一本、二本、三本。基本上这336所大陆高校都属于大陆一本高校。可惜的是台湾当局现今仅承认大陆155所大学,仅包含985+211工程大学,18所艺术专业类学校,当中还不包含这些高校的医学学历,所以在台湾学生来到大陆读书时一定要知道这几个关键词:一本、二本、三本、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
第三部分:如何选校和科系。大陆有近3000所大学,据悉招生大陆招收台湾学生的348(含预科12所)所大学还是有分档次,台湾同学可以照学校、学科排名等指标进行划分,最传统简单的方式就是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进行择校方面,值得注意的是985工程高校中还有沿海、内陆、第一和第二批等综合因素。在选择科系专业方面,又可参考第四轮学科评估、双一流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三大共具进行参考。
第四部份:台湾大学学测免试申请及免试入学面试技巧。自2019年起大学学测免试申请新制,教育部调整台湾高中毕业生凭学测成绩申请大陆高校标准,仅需语文、英语和数学达均标级方可免试申请大陆高校。各高校依据申请学生的学测分科成绩及相应标级进行录取,所依据科目数不超过四门。根据各校招生计划,各校自行确定所依据的学测科目门类、科目数量及相应成绩标级要求,并可增设笔试或面试。
所以在每年的四月至六月,中国大陆336所高校,将迎来了一波台湾免试申请同学的面试的阶段。能进入这个面试阶段的同学,都是经过各校学院书面审查后,精挑细选过后的顶尖学子。因此,但要如何准备面试?如何成功受到面试老师的青睐?如何成功克服面试前的紧张?这些都非常的重要。罗鼎钧也将面试的技巧分为:说到前头、面试之前、面试的等候期间、进入考场和最后重点提醒这五个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支招。
第五部分:本科生港澳台华侨联招及选填志愿。因为是政策性招生,透过港澳台侨联招,比直接考高考,或台湾学测申请,上大陆好学校的机会容易得多。港澳台联招已经持续20多年,2006年时台生报名应考人数仅749人,但近十年来几乎等比级数成长,从2013年起年台生报考人数已经冲破5000人,每年增长上百人;而香港考生多在七、八百人,澳门考生每年则近千人。2019年港澳台侨联招,大陆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共开放336所大学报考,包括第一批次录取学校有 160所、和第二批次有147所,加上预科录取,录取名额将是历年来最多。2019年报考港澳台联招每年考生规模逐年上升,2019年港澳台联招报考人数将逾6000人,而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今年录取率可望达到50%(包括本科及预科)。
同时罗鼎钧也详细介绍了港澳台侨联招考科方式,主要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考生,总计考五科每科150分总分750分,考完后依照336所高校和12所预科高校分数高低进行选填志愿划分,考试内容主要都是大陆的高中课程,适合给在大陆就读高中的台湾学生选考。此外,广州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两校联招”也是招收台湾学生的一重要渠道,不分文理科专业台湾学生透过“两校联招”报名考试后依照考试分数高低择优录取这两所学校。
第六部分:港澳台研究生考试。罗鼎钧特别强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招收港澳台研究生都是由学校本生自行招生工作,不参加统一的港澳台研究生考试,所以欲报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台湾学子可至这两校的研究生招生网自行查询简章和准备考试。若要考北大和清华以外的高校研究生,台湾学生一样透过网站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在到指定考点进行港澳台研究生的考试。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名港澳台博士研究生部分,当报名完好之后,学校招生办公室会打电话跟你确认,然后会要求考生跟报考导师联系,确定导师是否愿收你,报考好之后最好找机会跟报考导师见面详聊确定,因为考试科目除了英语之外,其他两门考科都要经报考导师确定之后,学校才会告知考甚么科目,因此在报考博士这部分考试时必须提前都确认好。初试成绩公布后,各校会再另行通知复试,复试部分通常都采取现场面试。
第七部分:金榜题名后的大陆求学之路。这一部分就得恭喜所有收到录取通知的同学们,因为即将开启自己的大陆学之旅,来追逐属于自己的中国梦。罗鼎钧也从大陆校园生活、大江南北文化差异、课堂、学术和融入几大主题进行介绍。当中特别跟前往大陆读书台湾学子叮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而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与专业,这是长期生活与读书求学的地方,毕业之后也会有可能在大陆发展,一定要想清楚。我们到大陆求学生活,不能要求大陆要配合我们,而是我们要适应当地。习惯北京冬天的寒冷、习惯上海紧凑的生活、湖南食物的辣、广州天气的湿热。一定要接地气,多认识当地的朋友,多了解当地运作的制度和轨迹,及早确立自己的生涯规划与方向。
二、与谈人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杨雁斐内容:
从鼎钧博士从申请信息收集、学校和科系的选择、免试申请&面试、志愿选填、研究生考试和在大陆求学等六个方面给大家做了非常详细地介绍。我只针对其中的几个小点做一下补充。
自2010年起,大陆大学开始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2019年,台湾改变学测计分方式,各大学至多采计学测五科中的四科,但大考中心并未公布四科总级分之顶前均后底标。计分方式的改变对大陆高校而言来得突然,也没有总级分各标作为参考依据,当年大陆很多985高校对台生申请入学的要求从2018年的五科总级分顶标改为四科都要达到顶标。目前参加当年学测,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何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可直接向大陆高校申请就读。
(一) 学校选择
教育部于2020年7月9日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简称《名单》)。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根据《名单》,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几个省市高校较为集中,西藏最少。在2021年的招生中,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江西南昌大学今年有79名台生具有面试资格。随着大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推进,相信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学生对大陆高校的发展和教育资源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期待,对自己的未来有更长远的规划。
2019年大陆具有招收台生资质的大学有336所,2021年增加至384所,具体资讯可以同时在学校官网、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网站和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查询获得。相信未来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高校队伍会逐渐壮大。
鼎钧博士强调了目前仅有155所大学的学历为台湾教育部所采认,不到大陆招收台生高校数的一半。若大学毕业后有意向返台攻读研究生,或想在台考公职的同学,申请学校的时候需要考虑申请的大陆大学是否在台湾认可的155所大学名单内等因素,拿到学位者需要办理采认或甄试。台湾教育部门于2016年扩大采认了26所大陆地区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加上原已采认的129所,合计155所,以“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为主。2013年为配合台湾地区二年制学校招生需求增列的191所大陆专科学校没有变动。
155所大陆地区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认可名册大家可以在如下网址查询:http://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5E9ABCBC24AC1122&sms=C227CFDC4553F3D5&s=2690D12DF5118DE0。
191所大陆地区高等学校认可之专科学校部分大家可以在如下网址查询:
https://rusen.stust.edu.tw/cpx/data/20130425-School-2B-191.pdf
在384所大陆大学中,有一小部分中外合作大学。虽然学费远比一般大陆大学贵,但比外国留学低很多,毕业生毕业颁发的是双联学位证书。国际合作办学2+2的模式下,前两年在大陆,后两年在外国完成本科课程。比如上海纽约大学,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学生可以选择前往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的纽约校区、阿布扎比校区或分布于五大洲的12个学习中心进行为期1~2个学期的海外学习。
以往台生经港澳台联招考试报考大陆大学,多数会先报读一年制的港澳台联招预备班,多花一年时间准备令学生较容易适应大陆大学课程。澳门的培正中学因为每年清华大学录取人数可观,暑假会另外开班进行入学前课程辅导。如果预感学业吃力的同学,可以利用暑假提前做些准备。
(二) 繁体简体转换
鼎钧提到在考试时试卷可以选择简体版和繁体版两种,大家日常的繁简转换主要依靠文档类软体的自带功能和输入法。专业需要的部分,除了查询字典,可以借助现有的智能软体缩短查询时间。2014年,厦门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研发的“汉字简繁文体智能转换系统”,能够进行面向台湾和面向古籍两种简繁转换,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字、词、专业术语、标点符号、网页等多种转换。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在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等网站下载安装。
(三) 学术名词
在诸多学科中,计算机科学进展较快,两岸名词不统一的部分比较多。在两岸专家的协商下,化学部分100号以后的元素两岸称谓都是一致的。有真实遇到过同学因为对“信息技术”的误解而选错了专业,在台湾“信息技术”指的是传媒类专业,在大陆“信息技术”指的是计算机类专业。大家不管是申请系所的时候,还是就读专业过程中,对于两岸学术用语的部分需要另外花时间去辨别。目前台湾教育研究院有提供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的信息。早年政大的竺家宁教授有编辑过“海峡两岸用语对照表”,加上之后陆续出现“大陆用语检索手册”、“两岸差异用语”等汇总手册,相信大家在行前翻阅一下可以有所助益。
(四) 证照考试
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分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占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70%以上,例如之前热门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从业资格证、室内设计师资格证等。大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多少会考虑是否参与证照考试,多做信息搜集和验证,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关于大陆生活适应的部分,大家在聊天室留言后我们再具体答复。衷心祝愿大家求学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