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晚7时30分,由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和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主办,以“三明与屏东,两岸健身器材产业交流合作新契机”为主题的第202期“两岸有话说”(总第290期)线上讨论会在腾讯会议成功举办。
近年来,三明市的健身器材产业迅猛发展,逐步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驱动模式。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健身器材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众多企业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尖端技术和先进制造设备,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准和附加值。与此同时,在台湾省屏东县,健身器材产业也逐步形成了以本土企业为主导、外资企业为补充的多元化市场结构。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同样促进了健身器材需求的上升,进而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创新。屏东的企业不仅重视产品质量,还致力于开发智能化、多功能的健身器材,以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得屏东地区成为台湾健身器材产业出口的重要基地。本期“两岸有话说”论坛,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特别邀请包括屏东健身工作室经营者邹益达,健身器材销售业者林诚豪,健身工作室经营者黄惠婷,竞技体育硕士郑萱真在内的两岸专家学者针对“三明与屏东,两岸健身器材产业交流合作新契机”这一议题展开交流,重点探讨三明健身器材产业概况、屏东健身器材产业概况、两岸健身器材产业合作前景等方面内容。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秘书长罗鼎钧担任本次会议主持人。
邹益达表示,三明的企业能够利用屏东的市场网络和品牌力量来加快产品市场渗透的速度,而屏东的企业则能够借助三明的市场经验来拓展内地市场。然而,鉴于两地在文化、管理模式、市场需求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显得尤为关键。双方政府应积极制定政策,以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推动两地企业之间的对接与合作。
林诚豪强调,在促进行业健康成长的进程中,政府与行业协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健身文化的普及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行业协会举办培训和交流活动,可以有效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此外,组织健身比赛、健康讲座以及社区活动等,有助于将健身理念根植于人心。同时,探索科技在健身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也显得尤为关键。疫情期间,线上健身成为一种新趋势,未来三明市的健身行业应考虑借鉴这一模式,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拓展市场。
黄惠婷强调,开设健身工作室之前,必须明确市场定位并进行详尽的市场分析,以便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群,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装修布局和课程设计。例如,若计划开设一家女性健身工作室,则应特别关注隐私保护和打造舒适的环境。
郑萱真指出,随着台湾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剧,公众对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加入健身中心成为会员,对健身教练课程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一趋势有望推动健身中心业者的年收入稳步上升。推动健身行业的规范和有序发展,对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与会嘉宾带来精彩的发言,在线观众也积极参与到了议题的提问互动中,观众提问涉及两岸银发产业的交流合作契机等多方面内容,与会嘉宾悉数作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凸显两岸青年及学者对于议题的高度关注。
邹益达强调,在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下,两岸健身器材产业应强化品牌建设并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双方应在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上深化合作,共同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林诚豪提出,两岸健身行业的合作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能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的融合。黄惠婷指出,近年来,两岸对健身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为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郑萱真认为,两岸政府应增进沟通与协调,为健身产业的合作打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在会议的最后陈词总结环节,邹益达强调,两岸应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探索健身器材产业的多样性深度合作,这不仅能够实现商业利益的共赢,更能为促进两岸经济融合,推动社会健康水准提高贡献力量。林诚豪提出,两岸健身产业应协同发展,以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作为合作的重要途径实现共赢。黄惠婷指出,健身不仅是身体健康的保障,也能满足心理愉悦,为人们带来自信。她希望两岸民众都可以积极地投入健身产业中,拥抱健康生活。郑萱真认为,未来两岸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健身赛事交流活动和文化推广活动,促进健身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大众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