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两岸有话说第200期:“莆田与台南,两岸信俗文化产业交流新契机”
栏目:相关论坛 发布时间:2024-12-25点击数:

1222日晚7时30分,由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和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主办,以“莆田与台南,两岸信俗文化产业交流新契机”为主题的第200“两岸有话说”总第288期线上讨论会在腾讯会议成功举办。

莆田的信俗文化产业近年来逐渐崛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为产业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作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莆田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为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旅游业、手工艺品制作、以及文化演艺等行业中,莆田信俗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塑造了其独特的文化品牌。在台湾省台南市,信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还涵盖了与现代商业模式的融合。近年来,台南市相关机构积极推动信俗文化的品牌化,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例如,台南的妈祖信仰和城隍文化等传统节庆活动,已经逐渐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参与,进一步促进了酒店、餐饮、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本期“两岸有话说”论坛,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特别邀请包括台湾宫庙文创设计师陈丕鸿莆田文创业者王仁宏台湾妈祖文化研究专家洪萱均台南文创业者符叶双在内的两岸专家学者针对莆田与台南,两岸信俗文化产业交流新契机”这一议题展开交流,重点探讨莆田信俗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台南信俗文化产业发展概况两岸信俗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前景等方面内容。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秘书长罗鼎钧担任本次会议主持人

陈丕鸿指出,台南的宫庙线俗文化备受瞩目,不仅源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因为其在现代社会中所展现的独特价值和巨大潜力。台南的宫庙不仅是信仰的聚集地,更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所在,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传统和多样的社会功能。它们具有独特的文化标识和象征意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王仁宏指出,妈祖文化作为两岸共同的信仰体系,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神价值,对于增进两岸的文化认同与合作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妈祖信仰的传播与演进,已成为两岸交流的关键纽带。基于妈祖文化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传递宗教信仰,更能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洪萱均强调,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的首个世界级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望未来,两岸妈祖文化应进一步加强民间交流,紧密情感联系,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强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归属感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构建文化共同体。

符叶双指出,福建莆田的湄洲岛以妈祖文化和海滨风光著称。近年来,国家致力于深入挖掘妈祖文化的深层含义,并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展现方式,以促进妈祖主题文创产品的创新。文创产品的设计者需深入理解宫庙信仰习俗的独特性,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元素,创造出既富含文化内涵又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并确保宫庙信仰习俗文化的持续传播。

除了与会嘉宾带来精彩的发言,在线观众也积极参与到了议题的提问互动中,观众提问涉及两岸信俗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契机等多方面内容,与会嘉宾悉数作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凸显两岸青年及学者对于议题的高度关注

其中,陈丕鸿表示,两岸信俗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会在经济上带来显著效益,更能在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通过两岸信俗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仁宏提出,两岸文创产业应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将信俗文化用更加生动和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令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此类文化元素。洪萱均指出,两岸多地建立的妈祖庙、供奉的妈祖神像以及悬挂的与妈祖相关的匾额,展现出两岸宫庙之间的渊源情谊,也显现出两岸不断交流的史实。符叶双认为,在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过程当中,创作者可以运用多元化的设计手法融合创新技术,传承妈祖文化精神。 在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尊重文化的原真性和独特性,保护与传承宫庙信俗文化的根基不可忽视。

会议最后陈词总结环节陈丕鸿表示,未来两岸可以通过人才交流、产业融合等方式,推动宫庙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王仁宏提出,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信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信俗文化的挖掘与再创造,可以将文创产业作为桥梁,促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洪萱均指出,在两岸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应发挥积极作用,两岸政府和民间力量应鼓励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发展,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符叶双认为,两岸的企业和创作者应积极推动信俗文化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两岸文化的共同发展与繁荣。